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反思与重建

被引:9
作者
黄涛
郭恺茗
机构
[1]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举国体制; 重构;
D O I
10.16573/j.cnki.1672-934x.2018.04.006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科技创新举国体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概念来源于大科学,也是中国模式的组成部分。借助于举国体制,我国实现了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它具有效率上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精神上的"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崇高的精神推动力、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体制上的科学决策等制度优势,但也存在过于强调政府的推动作用、人为的规划引导、国家意志等局限性。重构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需借助均衡治理视角,实现从政府主导型到多元参与型举国体制的转变,注重政府规划性与科学自主性的均衡,发挥政府作用与市场力量的均衡,实现有组织创新与自组织创新的均衡。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117 +1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美国国家点火项目第三方评价研究及对中国大科学工程的启示 [J].
王传珂 ;
张光军 ;
徐隆波 ;
赵彦生 .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 (18) :45-50
[2]   大科学工程组织管理模式对比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J].
董佳敏 ;
刘人境 ;
张光军 .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 (16) :183-188
[3]   “科技举国体制”的再审视 [J].
黄涛 ;
程宇翔 .
科技导报, 2015, 33 (05) :125-125
[4]   加快实现从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变 [J].
孙福全 .
科学发展, 2014, (10) :64-67
[5]   国家的均衡治理:超越举国体制下的超大型项目偏好 [J].
任剑涛 .
学术月刊, 2014, 46 (10) :11-18+32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研究 [J].
李哲 ;
苏楠 .
中国科技论坛, 2014, (02) :5-10
[7]   “两弹一星”工程中“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研究 [J].
刘昱东 ;
曾华锋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3, 29 (10) :74-78
[8]   “举国创新体制”之忧 [J].
唐任伍 .
人民论坛, 2013, (21) :6-6
[9]   从创新治理视角看我国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走向 [J].
杨继明 ;
冯俊文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03) :99-103
[10]   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的有效组织方式——以大科学工程为例 [J].
邢超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 (10) :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