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技术进步率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4
作者
符淼 [1 ,2 ]
冯琴 [1 ]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中心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技术进步率; 要素产出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本文选取广州市1988—2007年服务业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对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的技术进步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要素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资本存量1%的增长可以导致服务业增加值0.84%的增长;相应地,劳动投入1%的增长可以产生服务业增加值0.26%的增长。但是,服务业整体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仍然比较低,技术进步表现较佳的行业往往就是地方服务业的主导行业,如金融、国家机关和科技服务业,它们是广州吸引投资、保证产业繁荣的关键。而交通、批发零售、卫生和教育的技术进步水平有待提高。本文建议强化技术和利润之间的联系,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沟通的开放的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天津市服务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J].
马虎兆 ;
栾明 .
技术经济, 2009, 28 (02) :81-85
[2]   中国服务创新障碍分析 [J].
杨广 .
技术经济, 2009, (02) :24-28+36
[4]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J].
班楠楠 ;
朱富宇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148-150
[5]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J].
姚耀 ;
陈高森 ;
骆守俭 .
华东经济管理, 2006, (09) :9-11
[6]   生产性服务的战略角色 [J].
何会文 ;
冼国明 .
经济导刊, 2006, (04) :86-88
[7]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8]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空间差异研究 [J].
吴智刚 ;
段杰 ;
阎小培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131-139
[9]   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J].
周振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4) :46-52
[10]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J].
张军 ;
施少华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2)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