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分配方式对农民合作社经营绩效的影响——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农机合作社为例

被引:50
作者
周振
孔祥智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盈余分配方式; 绩效; 剩余索取权; 农机合作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仁发农机合作社这一案例的剖析,揭示了盈余分配方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绩效的重要性生。研究表明:仁发农机合作社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实现"从弱到强"蜕变的最根本原因是它完善了内部盈余分配方式。该合作社改革后的盈余分配方式使资本、土地、劳动三要素的贡献在盈余分配中都得到了体现,激励了要素所有者对要素的投入,从而促进了合作社经营规模的扩张。案例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言,有效的盈余分配方式应当给予有贡献的所有要素合理的激励,例如赋予要素剩余索取权。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如下政策含义: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道路上,促进盈余分配方式的完善应成为国家规范合作社制度建设的重要取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牧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与绩效的典型相关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J].
田艳丽 ;
修长柏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06) :727-732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J].
赵彩云 ;
王征兵 ;
邹润玲 .
农村经济, 2013, (10) :121-125
[3]   论合作社惠顾返还原则的价值——对“一次让利”替代二次返利的质疑 [J].
任大鹏 ;
于欣慧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2) :44-48+110
[4]   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安排对成员行为及组织绩效影响研究 [J].
孙亚范 ;
余海鹏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 (04) :61-69
[5]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状况探究 [J].
郑丹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4) :74-80
[6]   社员认知、利益需求与农民合作的制度安排分析——基于江苏的调研数据 [J].
孙亚范 ;
余海鹏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 (02) :1-8
[8]   成员异质性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分析 [J].
黄胜忠 ;
徐旭初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1-7+43
[9]   合作社的分配制度分析 [J].
冯开文 .
学海, 2006, (05) :22-27
[10]   资源的稀缺性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关于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及激励问题研究 [J].
高欢迎 ;
阎薇 ;
陈亚光 .
经济问题探索, 2004, (12)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