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洪水资源化思考

被引:29
作者
李长安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关键词
长江; 洪水资源化;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 [水资源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长江水患是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 ,华北缺水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环境问题 .长江洪水资源化是使二者能够得到统筹解决而提出的一种思路 .洪水资源化就是实现由灾害水向资源水和环境水的转化 .长江洪水资源化不仅是由长江水资源特点、流域水旱交替频率加大及不断增加的水资源需求所决定 ,也是解决华北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蓄洪是洪水资源化的基础 ,应在完善流域水库网络体系的基础上 ,考虑人工控湖工程 ,特别要重视蓄洪区建设 ,通过“给水让地” ,实现“以土地换和平”和洪水资源化 ;可通过引洪冲湖 ,治理流域污染湖泊 ;南水北调应以调洪水为主 ,可通过蓄洪调水和直接引洪北调来实现 .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对长江流域水资源问题的几点认识 [J].
沈泰 ;
陈进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2, (02) :50-53
[2]   充分认识和利用洪水的淡水资源属性——解决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的出路之一 [J].
李长安 ;
殷鸿福 ;
俞立中 .
科技导报, 2001, (07) :3-5
[3]   试论地质学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和意义——兼论长江防洪策略 [J].
李长安 ;
郭广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1) :45-48
[4]   科学利用雨洪资源 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J].
张凤林 .
中国水利, 2001, (01) :37-38
[5]   湖南干旱特征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J].
左利芳 ;
仇财兴 .
经济地理, 2000, (02) :36-39
[6]   关于研究与控制长江枯季入海流量下降趋势的建议 [J].
陈西庆 ;
陈吉余 .
科技导报, 2000, (02) :39-40
[7]   长江中游的防洪问题和对策——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的启示 [J].
李长安 ;
殷鸿福 ;
陈德兴 ;
王波 .
地球科学, 1999, (04) :329-334
[8]   桐柏—大别山掀斜隆升对长江中游环境的影响 [J].
李长安 .
地球科学, 1998, (06) :3-5
[9]   长江流域水资源问题及 21 世纪供需展望 [J].
姜兆雄 .
水利水电快报, 1998, (19) :6-8+33
[10]  
长江中游环境演化与防洪对策.[M].李长安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