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在 9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进入 2 1世纪后 ,日本的通货紧缩并未缓解 ,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连一向对通货紧缩一词讳莫如深的日本官方在 2 0 0 1年 3月也不得不首次承认 ,日本经济陷入了“缓慢的通货紧缩”中。日本通货紧缩产生于泡沫经济破裂的历史背景下 ,其直接原因是不良债权问题恶化 ,以及不当的财政紧缩政策。日本政府对通货紧缩的治理 ,目前看来效果有限、不能称之为成功 :货币政策面临“流动性陷阱”的制约 ,根本原因是金融机构信贷紧缩导致的信用创造能力下降 ;财政政策面临两难窘境 ,紧缩财政使经济更加走向萧条 ,扩张财政则使财政面临崩溃 ;经济结构方面的改革 ,虽有强烈的愿望 ,但实际效果不佳 ,根本原因是制度创新的刚性。制度刚性的来源 ,一是目前制度的惯性 ;二是制度创新缺乏有力的推动者 ,并且既得利益者并不配合。日本经济与中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研究日本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对于我国真正地走出通货紧缩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