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被引:27
作者
:
王金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规划院
王金南
张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规划院
张吉
杨金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规划院
杨金田
机构
:
[1]
中国环境规划院
来源
:
环境保护
|
2006年
/ 05期
关键词
:
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六届五中全会;
资源节约型;
生态示范区;
科学发展观;
绿色消费;
可持续消费;
人与自然和谐;
实现途径;
D O I
:
10.14026/j.cnki.0253-9705.2006.05.011
中图分类号
: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
083305 ;
1204 ;
摘要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符合我国当前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环境保护新时期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机遇。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