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公职化管理的多重维度

被引:13
作者
陶振
机构
[1]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关键词
基层干部队伍; 村社建设; “三农”问题;
D O I
10.19631/j.cnki.css.2016.07.014
中图分类号
D262.3 [党的干部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村干部公职化管理围绕薪酬财政化、管理公职化、发展持续化等目标,在村干部队伍选拔任用、激励保障、监督考核、培训提升等方面实现从兼业化管理向公职化管理转变。公职化管理确立了依照科层规章行事的管理规则,形成了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程序、组建了体制化和专职化的官僚队伍,标志着现代国家管理制度体系在基层的全面延伸。公职化管理有利于提升管理效能,打破村干部队伍过去"家庭为主、工作为辅"的松散模式,变人情管理为制度管理,但同时也面临社区公共空间缺失、官僚化倾向、选择性执行以及地方适应性等现实困境。推进公职化管理仍需处理好公职化与官僚化、合法性与可行性、统一性与地方性、行政推动与民众基础等方面的具体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社会权力的来源.[M].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  
经济与社会.[M].(德) 韦伯 (Weber;M.)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  
小镇喧嚣.[M].吴毅;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4]  
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质选择.[M].彭勃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5]  
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M].荣敬本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6]  
中国绅士.[M].李荣昌译;张仲礼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7]   十年来基层社会治理中党组织的行动路线——基于多案例的分析 [J].
孙柏瑛 ;
蔡磊 .
中国行政管理, 2014, (08) :57-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