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模式研究

被引:87
作者
刘明宇
芮明杰
机构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全球价值链;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9.05.007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构建了一个两国两阶段国际分工模型,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模式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科学发展路径。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分工格局中的地位,由垂直分工转变为水平分工,中国必须建立现代产业体系。通过知识积累,实现禀赋的升级,形成新比较优势,是改变国际分工格局的关键。市场空间对产业升级的技术空间有着决定作用,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实现价值链升级所需要的技术跳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需要消除市场分割,实现市场的一体化,并且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在禀赋升级、价值链升级和空间结构优化三个维度实现协同。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 [J].
张其仔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9) :58-68
[2]   全球价值链中的收益分配与“悲惨增长”——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分析 [J].
卓越 ;
张珉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7) :131-140
[3]   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 [J].
林毅夫 .
经济研究, 2007, (01) :126-131
[4]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J].
金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5) :5-14
[5]   思考与回应: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上) [J].
吴敬琏 .
学术月刊, 2005, (12) :38-45
[6]   要素禀赋、专业化分工、贸易的理论与实证——与杨小凯、张永生商榷 [J].
鞠建东 ;
林毅夫 ;
王勇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27-54
[7]   全球生产体系下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知识化跃迁 [J].
张明之 ;
邱英汉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4, (02) :6-10
[9]  
China’s Shallow Integration: Networked Production and the New Challenges for Late Industrialization[J] . Edward S. Steinfeld.World Development . 2004 (11)
[10]   Can Africa industrialize by processing primary commodities? The case of Mozambican cashew nuts [J].
Cramer, C .
WORLD DEVELOPMENT, 1999, 27 (07) :1247-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