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贸易进口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以电影产业为例

被引:9
作者
罗立彬
机构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文化产品进口; 中国文化走出去; 文化贸易; 文化产业; 电影产业;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7.05.011
中图分类号
J943 [流通和放映];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文化产品生产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具备"目标受众数量最大化"倾向,其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具备需求导向;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规模巨大的国家可通过开放来促进全球资源生产包含该国文化元素的产品并向全世界销售,实现该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本文以电影产业为例论证上述观点,并指明政策启示。认为中国就是为数不多的具备大市场优势的国家之一。虽然通过出口来推动文化走出去是最终目标,但是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文化贸易"进口"来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更为现实的路径,也是达到最终目标的一个阶段。政府应当调整政策思路,从以保护文化产业为主转为以保护中国文化元素为主,通过扩大开放来促进全球文化产品中国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2015年韩国电影产业扫描 [J].
朴希晟 .
电影艺术, 2016, (02) :32-37
[2]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命题“供给”与“需求”双轮驱动——基于六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调查 [J].
于丹 ;
杨越明 .
人民论坛, 2015, (24) :72-75
[3]   2014年韩国电影产业扫描 [J].
朴希晟 .
电影艺术, 2015, (02) :54-59
[4]   2012-2013:韩国电影产业复兴的新界点——兼论对当前中国电影的启示 [J].
张燕 ;
谭政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4, (01) :44-49
[5]   论文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J].
刘晓旭 .
江西社会科学, 2009, (02) :86-90
[6]   改革三十年中国电影市场演变及其发展 [J].
饶曙光 .
艺术评论, 2008, (12) :12-19
[7]   国际文化贸易产业发展的研究与对策 [J].
彭育园 .
统计与决策, 2006, (21) :113-115
[8]  
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元素(2000-2013)[D]. 李洋.兰州大学. 2014
[9]  
杂技剧《花木兰》:从重庆走向海外[N]. 蔡萌.中国文化报. 2010 (011)
[10]  
Faddists, Enthusiasts and Canadian Divas: Broadcasting Quotas and the Supply Response[J] . Martin Richardson,Simon Wilkie.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