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质——兼评“比较优势陷阱”

被引:62
作者
李辉文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湘潭大学商学院湘潭
关键词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要素丰裕度; 要素密集度; 动态性质; 比较优势陷阱;
D O I
10.19361/j.er.2004.01.008
中图分类号
F740 [国际贸易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因为其“静态性质”而遭到批评。实际上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都具有动态性 ,因此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本身就是动态的理论 ,那些认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观点其理论依据并不充分。因此 ,尊重现代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贸易与分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 [J].
王佃凯 .
经济评论, 2002, (02) :28-31
[2]   WTO条件下贸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J].
洪银兴 .
管理世界, 2001, (02) :21-26+219
[3]   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 [J].
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区域所课题组 .
管理世界, 2001, (02) :45-55
[5]   赶超战略的再反思及可供替代的比较优势战略 [J].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 .
战略与管理, 1995, (03) :1-10
[6]   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J].
彼得·沃尔 ;
王耀中 ;
肖筱娟 .
国外财经, 1995, (02) :22-31
[7]  
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M]. 法律出版社 , 皮特·纽曼(PeterNewman)主编, 2003
[8]  
流行的国际主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著, 2000
[9]  
中国的奇迹[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毅夫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