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型脑瘫患儿腕屈伸肌群最大等长收缩时的表面肌电特征研究

被引:4
作者
徐开寿
何璐
麦坚凝
机构
[1]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康复科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手功能; 儿童; 表面肌电图; 最大等长收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3 [大脑性瘫痪];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偏瘫型脑瘫患儿腕屈伸肌群最大等长收缩时肌肉募集和协调功能的肌电信号特征。方法选取痉挛型偏瘫患儿68例,年龄2~14岁,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其健手和患手腕屈伸肌群最大等长收缩时的表面肌电信号,通过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其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和协同收缩率的特征。结果使用患手抓握时,患手腕部的RMS、iEMG均明显高于健手(P<0.05),患手与健手腕伸肌RMS、腕屈伸肌iEMG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使用健手抓握时,健手腕部的RMS、iEMG均明显高于患手(P<0.05),健手与患手腕屈伸肌iEMG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健手抓握时健手腕部的RMS、iEMG均明显高于患手抓握时患手腕部的RMS、iEMG,但健手腕部的协同收缩率(0.48±0.02)明显低于患手(0.54±0.04)(P<0.05)。结论偏瘫型脑瘫患儿使用患手时腕屈肌群存在过度协同激活,患手肌肉募集能力明显弱于健手,其双手的分离运动控制能力可能受限,提示增强腕伸肌收缩功能、抑制腕屈肌协同激活水平、合理引导患手开展功能锻炼应成为偏瘫患儿康复的重点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617 / 62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障碍康复的临床经验和新进展 [J].
徐开寿 ;
王丽娟 ;
麦坚凝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 (07)
[2]   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 [J].
陈秀洁 ;
李树春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29 (05) :309-309
[3]  
Application of a neuro-fuzzy network for gait event detection using electromyography in the child with cerebral palsy .2 Lauer,Richard T,Smith,Brian T,Betz,Randal R.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