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省际因素分析——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9
作者
蒋春秀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居民消费率;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劳动者报酬份额;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0.06.002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解析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率的下降由省际消费率下降引致,而非省际间的贫富差距。在理论上分析省际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后,运用2000~2007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这些可能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地区生产总值对省际消费率的影响呈现U型,目前仅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的地区生产总值临近拐点,预期未来地区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居民消费率的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偏低并持续下降是消费率偏低的另一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促进劳动者报酬份额提高是必要前提。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 [J].
方福前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2) :68-82+205
[2]   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 [J].
李稻葵 ;
刘霖林 ;
王红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70-82
[3]   1990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变动的实证分析 [J].
曾国安 ;
胡晶晶 .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2006, (01) :50-59
[4]   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J].
李宗华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5) :92-96
[5]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与对策 [J].
马强 .
宏观经济管理, 2004, (05) :46-48
[6]   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制约 [J].
刘文斌 .
经济学动态, 2000, (09) :13-16
[7]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 [J].
李实 ;
赵人伟 .
经济研究, 1999, (04) :5-19
[8]   我国消费需求态势分析及政策选择 [J].
臧旭恒 ;
刘大可 .
南开经济研究 , 1999, (01) :20-25
[9]  
发展的型式[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钱纳里(Chenery,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