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的源解析研究

被引:55
作者
叶文波
机构
[1] 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PM10; PM2.5;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D O I
10.15985/j.cnki.1001-3865.2011.09.019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在宁波市布设4个代表性点位,于2010年春季、夏季和冬季进行大气PM10和PM2.5的采样,同时采集了多种颗粒物源样品,建立了PM10、PM2.5和源样品的化学成分谱。采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对宁波市PM10、PM2.5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城市扬尘、煤烟尘、机动车尾气尘是宁波市PM10、PM2.5的3大污染源,它们对PM10贡献率依次为25.45%、15.86%、12.33%,对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20.42%、14.37%、15.15%。要改善宁波市大气空气质量,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治理城市扬尘,控制煤烟型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北京市某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对儿童肺功能的短期影响.[J].王欣;邓芙蓉;吴少伟;郑迎东;孙秀明;刘红;郭新彪;.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 03
[2]   杭州市大气PM2.5和PM10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J].
包贞 ;
冯银厂 ;
焦荔 ;
洪盛茂 ;
刘文高 .
中国环境监测, 2010, 26 (02) :44-48
[3]   武汉市PM源解析及其对策研究 [J].
朱志超 ;
孔玲莉 ;
夏锴 .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09, (09) :64-67
[4]   可吸入大气颗粒物暴露对居民每日死亡短期影响的Meta分析 [J].
林刚 ;
赵鑫 ;
杜莹 ;
王效科 .
首都公共卫生, 2009, 3 (04) :156-161
[5]   可吸入颗粒物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J].
付晓娟 ;
邵龙义 ;
刘昌凤 ;
李慧 .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 10 (12) :139-141
[6]   济南市环境空气中TSP和PM10来源解析研究 [J].
冯银厂 ;
吴建会 ;
朱坦 ;
白志鹏 ;
闫怀忠 ;
谭晓哲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2) :1-5
[7]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