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法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以保定市为例

被引:9
作者
赵永梅
高宝嘉
杨坤
袁胜亮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
关键词
集对分析法; 协调发展;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应用集对分析法中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建立了涵盖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个领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体系,并对保定22个县市进行了评价。结果将22个县市分为4个等级,高度协调、基本协调、弱协调和不协调,并分析了这些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保定市的整体规划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长江口滨岸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J].
王军 ;
陈振楼 ;
许世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5) :659-664
[2]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集对评价模型及应用 [J].
李凡修 ;
梅平 ;
陈武 .
环境工程, 2006, (03) :77-78+89+5
[3]   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J].
李崧 ;
邱微 ;
赵庆良 ;
刘正茂 .
环境科学, 2006, (05) :1031-1034
[4]   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AHP综合评价研究——以璧山县为例 [J].
肖强 ;
孙凡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168-171
[5]   县域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J].
张富刚 ;
郝晋珉 ;
李旭霖 ;
姜光辉 ;
丁忠义 ;
李新波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2) :63-68
[6]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进展 [J].
林道辉 ;
沈学优 ;
刘亚儿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2, (02) :120-123
[7]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评方法研究 [J].
刘鲁君 ;
叶亚平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 (04) :13-17
[8]  
滨海湿地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D]. 石月珍.河海大学 2006
[9]  
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李祚泳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