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R&D的溢出效应、吸收能力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被引:4
作者
郑绪涛
机构
[1] 湖北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
关键词
国际溢出效应; 吸收能力; 战略性贸易政策;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1.10.014
中图分类号
F75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120202 ;
摘要
探讨了国际R&D的溢出水平、吸收能力对战略性贸易工具的选择以及功效的影响。结论显示:吸收能力不仅弱化了国际R&D溢出的负面影响,还增强了利用国际R&D溢出的能力,增进了社会福利水平;不论是何种战略性贸易措施,在较高的国际R&D溢出水平与较强的吸收能力下,事前措施是战略性补贴,反之则亦然;在仅有战略性事前补贴措施以及战略性事前补贴与事后征税措施这两种政策中,后一种政策措施的激励功效更好;在R&D的国际溢出水平越高、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越强的情形下,战略性事前补贴的力度也应越强,从而提高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激励功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演进与对外贸易利益拓展 [J].
林玲 ;
段世德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0, (02) :17-23
[2]   国际R&D溢出的技术进步效应——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 [J].
葛小寒 ;
陈凌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7) :86-98
[3]   战略性贸易产业R&D补贴的实施策略研究——事前补贴与事后补贴之比较 [J].
黄先海 ;
谢璐 .
国际贸易问题, 2007, (11) :9-13
[4]   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经济研究, 2006, (02) :31-43
[5]   针对单边创新国际企业的R&D补贴策略 [J].
霍沛军 ;
陈继祥 ;
宣国良 .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2, (02) :163-164
[6]   More on subsidizing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 [J].
Hinloopen, J .
JOURNAL OF ECONOMICS-ZEITSCHRIFT FUR NATIONALOKONOMIE, 2000, 72 (03) :295-308
[7]  
Strategic R&D policy and appropriability[J] . Kaz Miyagiwa,Yuka Ohno.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