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LMDI-I分解分析方法,探讨了新疆2000-2013年各产业生产用水的经济水平效应(g-effect)、人口效应(p-effect)和用水效率效应(f-effect)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g-effect和p-effect对新疆生产用水的变化整体呈现增加效应,平均效应分别为20.93×108m3·a-1和6.79×108m3·a-1;而f-effect在3个产业的大部分时段表现为减少效应,平均效应为-10.45×108m3·a-1。对不同产业而言,伊犁、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对新疆第一产业用水量变化各效应贡献最大;在第二产业中,大部分地区的f-effect表现为减少效应,天山北坡经济带的g-effect和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区的p-effect增加;第三产业中,乌鲁木齐、昌吉州和伊犁的f-effect减少,g-effect和p-effect增加。建议在天山北坡经济带构建城市多极多中心的发展格局,通过平衡经济发展来减少水资源压力;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各地区最适宜人口数量范围;在继续加强伊犁、阿克苏和喀什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的同时,要十分注意其他地区的节水农业发展;在西部的伊犁、喀什和阿克苏等主要旅游地区制定第三产业的长期发展计划,实现其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