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MDI方法的新疆生产用水变化分析

被引:9
作者
杨雅雪 [1 ,2 ]
杨井 [1 ]
许玉凤 [1 ,2 ]
赵旭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关键词
生产用水变化; LMDI-I分解分析; 时空变化; 新疆;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6.01.008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采用LMDI-I分解分析方法,探讨了新疆2000-2013年各产业生产用水的经济水平效应(g-effect)、人口效应(p-effect)和用水效率效应(f-effect)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g-effect和p-effect对新疆生产用水的变化整体呈现增加效应,平均效应分别为20.93×108m3·a-1和6.79×108m3·a-1;而f-effect在3个产业的大部分时段表现为减少效应,平均效应为-10.45×108m3·a-1。对不同产业而言,伊犁、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对新疆第一产业用水量变化各效应贡献最大;在第二产业中,大部分地区的f-effect表现为减少效应,天山北坡经济带的g-effect和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区的p-effect增加;第三产业中,乌鲁木齐、昌吉州和伊犁的f-effect减少,g-effect和p-effect增加。建议在天山北坡经济带构建城市多极多中心的发展格局,通过平衡经济发展来减少水资源压力;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各地区最适宜人口数量范围;在继续加强伊犁、阿克苏和喀什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的同时,要十分注意其他地区的节水农业发展;在西部的伊犁、喀什和阿克苏等主要旅游地区制定第三产业的长期发展计划,实现其持续稳定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绿洲城市水资源压力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乌鲁木齐为例 [J].
夏富强 ;
唐宏 ;
杨德刚 ;
汪菲 ;
张文彪 .
干旱区地理, 2014, 37 (02) :380-387
[2]   新疆人口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 [J].
孙萍 .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4, 23 (01) :39-42
[3]   新疆产业用水变化的驱动效应分解及时空分异 [J].
吕文慧 ;
高志刚 .
资源科学, 2013, 35 (07) :1380-1387
[4]   新疆产业结构变动的用水影响分析 [J].
毛克贞 ;
吴一丁 .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49 (02) :379-383
[5]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N CHINA’S ENERGY INTENSITY CHANGE FOR 1987-2005[J]. Yan XIA,Cuihong YANG,Xikang CHEN.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 2012(01)
[6]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研究思考 [J].
陈亚宁 ;
杨青 ;
罗毅 ;
沈彦俊 ;
潘响亮 ;
李兰海 ;
李忠勤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1) :1-9
[7]   基于完全分解模型的中国万元GDP用水量变动及因素分析 [J].
佟金萍 ;
马剑锋 ;
刘高峰 .
资源科学, 2011, 33 (10) :1870-1876
[8]   1949~2007年新疆人口的时空变化及空间结构分析 [J].
左永君 ;
何秉宇 ;
龙桃 .
地理科学, 2011, 31 (03) :358-364
[9]   辽宁省产业用水变化驱动效应分解与时空分异 [J].
孙才志 ;
王妍 .
地理研究, 2010, 29 (02) :244-252
[10]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技术的中国虚拟水贸易及消费研究 [J].
赵旭 ;
杨志峰 ;
陈彬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2) :28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