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万年来毛乌素沙漠的变迁

被引:41
作者
孙继敏,刘东生,丁仲礼,刘嘉麒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五十万年,毛乌素沙漠,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对沙漠-黄土边界带的古风成砂-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研究表明,毛乌素沙漠至少在0.5MaB.P.就已出现,但也并非从其出现之初就持续至今。沙漠-黄土边界带的风成沉积所记录的沙丘活化和固定的多次转变是第四纪时期毛乌素沙漠对气候振荡响应的结果。五十万年来,沙漠-黄土边界带的石峁剖面记录了13层古风成砂,代表了13次沙漠大规模的南侵。沙漠的南侵不仅可以发生在冰期鼎盛之时,同样也可以发生在间冰期中的寒冷气候幕出现之时。此外,鉴于沙漠-黄土边界带具有气候敏感性的特点,石峁剖面的地层记录还表明了第四纪时期不仅有冷期与暖期的多次旋回,而且冷期和暖期发生时还有次一级的气候波动。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末次间冰期以来沙漠-黄土边界带的环境演变 [J].
孙继敏,丁仲礼,刘东生,袁宝印,刘嘉麟 .
第四纪研究, 1995, (02) :117-122
[2]   2000a B.P.来毛乌素地区的沙漠化问题 [J].
孙继敏 ;
丁仲礼 ;
袁宝印 .
干旱区地理, 1995, (01) :36-42
[3]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一)黄土地层 [J].
丁仲礼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1989, (01) :24-35
[4]   鄂尔多斯高原的第四纪古风成沙 [J].
董光荣 ;
李保生 ;
高尚玉 ;
吴正 ;
邵亚军 .
地理学报, 1983, (04) :341-347+450
[5]   内蒙城川地区湖泊的古今变迁及其与农垦之关系 [J].
朱士光 .
农业考古, 1982, (01) :14-18+157
[6]   午城黄土剖面古地磁研究的初步结果 [J].
李华梅 ;
安芷生 ;
王俊达 .
地球化学, 1974, (02) :93-104
[7]   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 [J].
侯仁之 .
文物, 1973, (01) :35-41
[8]  
黄土与环境.[M].刘东生等 著.科学出版社.1985,
[9]  
中国沙漠概论.[M].朱震达;吴正;刘恕等 著.科学出版社.1980,
[10]  
中国的黄土堆积.[M].刘东生等著;.科学出版社.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