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扩展对区域温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82
作者
谢志清
杜银
曾燕
施雅风
武金岗
机构
[1]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市热岛; 城市带; 城市化进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和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结合NOAA/AVHRR、MODIS反演的月地表温度数据,定量考察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热岛增温效应对区域温度气候趋势的贡献,结果表明:①1992-2003年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经历了一个快速的空间扩展过程,宁镇扬、苏锡常、上海大城市区、杭州湾4个城市群构成了一个“之”字形城市带,城市群之间出现城市化连片趋势,城市带区域内1961-2005年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为0.28~0.44oC/10a,显著高于非城市带区域。②城市热岛效应对区域平均温度的影响以夏秋季最强,春季次之,冬季最弱。③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热岛强度和城市总人口对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④城市带增温效应使得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在1961-2005年间增加了0.072°C,其中1991-2005年间增温幅度为0.047°C;年最高气温升高了0.162°C,其中1991-2005年间增温幅度为0.083°C,表明1991-2005年间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空间扩展正在改变区域温度变化趋势,且这种增温趋势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717 / 7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城市用地扩展类型 [J].
卓莉 ;
李强 ;
史培军 ;
陈晋 ;
郑璟 ;
黎夏 .
地理学报, 2006, (02) :169-178
[2]   北京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的影响研究 [J].
季崇萍 ;
刘伟东 ;
轩春怡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1) :69-77
[3]   北京地区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区域温度序列的影响 [J].
初子莹 ;
任国玉 .
气象学报, 2005, (04) :152-158
[4]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环渤海地区城市化过程 [J].
何春阳 ;
李景刚 ;
陈晋 ;
史培军 ;
潘耀忠 ;
李京 ;
卓莉 ;
一之瀬俊明 .
地理学报, 2005, (03) :409-417
[5]   北京地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和热岛效应 [J].
林学椿 ;
于淑秋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1) :39-45
[6]   长江三角洲城市热岛与太湖对局地环流影响的分析研究 [J].
李维亮 ;
刘洪利 ;
周秀骥 ;
秦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97-104
[7]   上海地区盛夏高温分布和热岛效应的初步研究 [J].
丁金才 ;
张志凯 ;
奚 红 ;
周红妹 .
大气科学, 2002, (03) :412-420+434
[8]   中国近100年来4个年代际的气候变化特征 [J].
施能,陈家其,屠其璞 .
气象学报, 1995, (04) :431-439
[9]  
Restoring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in the 1990s by using non-radiance-calibrated DMSP/OLS nighttime light imagery and statistical data[J] . Chunyang He,Peijun Shi,Jinggang Li,Jin Chen,Yaozhong Pan,Jing Li,Li Zhuo,Toshiaki Ichinose.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6 (13)
[10]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s on surface warming in China[J] . Zhang Jingyong,Dong Wenjie,Wu Lingyun,Wei Jiangfeng,Chen Peiyan,Dong-Kyou Lee.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