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机理探讨

被引:20
作者
赵孔华 [1 ]
张沁园 [2 ]
机构
[1] 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
[2] 山东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缺血性脑中风; 发病机理; 治疗原则;
D O I
10.16367/j.issn.1003-5028.2006.07.002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缺血性脑中风包括短暂性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其病位在脑之脉络。病理基础以痰瘀为主,脏虚为本,痰瘀为标;痰瘀互结、阻络壅窍是中风发病的直接原因。治疗原则有三:醒脑开窍,法重急救;痰瘀并治,法重通络;活血化瘀,法贯始终。
引用
收藏
页码:7 / 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风病研究进展述评 [J].
王永炎 ;
刘炳林 .
中国中医急症, 1995, (02) :51-54+4
[2]   “血瘀”“痰阻”说在机体衰老及老年病发病学中的意义 [J].
胡桃英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1, (01) :31-33
[3]  
赵明伦主编.脑血管病的抢救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4]  
张锡纯 著,河北新医大学《医学衷中参西录》修订小组 修订.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