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理论及其测度研究进展

被引:222
作者
李
朱金兆
朱清科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重叠与竞争;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3.01.022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许多学者都试图给生态位下定义 ,但最具代表性的当推Grinnell、Elton和Hutchinson分别给出的“空间生态位”、“功能生态位”和“多维超体积生态位”定义 ;生态位测度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位体积及生态位维数等 ,其中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是描述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以及物种生态位间关系的重要指标 .该文列举并分析了每一个测度公式的优缺点 ,进而优选出适合森林群落的生态位计测公式 .指出利用性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生态位重叠 ,但重叠并不一定导致竞争 ,竞争是在资源供应不足且生态位重叠条件下形成的 .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BT基因棉与常规棉主要害虫及天敌生态位的比较研究 [J].
李景文 ;
刘庆年 ;
金宗亭 ;
刘俊展 ;
刘京涛 ;
刘玉升 .
华东昆虫学报, 2002, (01) :51-54
[2]   杉阔混交林主要种群多维生态位特征 [J].
林思祖 ;
黄世国 ;
洪伟 ;
黄宝龙 ;
俞新妥 .
生态学报, 2002, (06) :962-968
[3]   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分析 [J].
张林静 ;
岳明 ;
张远东 ;
顾峰雪 ;
潘晓玲 ;
赵桂仿 .
生态学报, 2002, (06) :969-972
[4]   作物生态位构建的模型及其进化惯量与动量的试验研究 [J].
李文龙 ;
李自珍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3) :446-451
[5]   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灌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 [J].
柳江 ;
洪伟 ;
吴承祯 ;
毕晓丽 ;
闫淑君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2, (02) :11-16
[6]   鄂西狮子关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J].
丁易 ;
李旭光 ;
熊好琴 ;
姜文华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215-218
[7]   元宝山冷杉群落主要树木种群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J].
向悟生 ;
李先琨 ;
苏宗明 ;
欧祖兰 ;
宁世江 ;
唐润琴 ;
李瑞棠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2, (02) :105-112
[8]   稻田蜘蛛优势种和目标害虫的时间生态位研究附视频 [J].
王智 ;
曾伯平 ;
李文健 ;
王文彬 .
湖南农业科学, 2002, (02) :28-29
[9]   以光合效率度量天然白桦种群生态位初探 [J].
王爱民 ;
祖元刚 .
生态学杂志, 2002, (01) :65-67
[10]   干旱区植物水分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及其过程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J].
李自珍 ;
施维林 ;
唐海萍 ;
王新平 .
中国沙漠, 2001, (03) :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