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与措施

被引:6
作者
张杰飞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途径; 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4.6 [农业劳动力利用与转移];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和趋势,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现状,然后逐一分析三种主要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原因及影响 [J].
贺文华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5) :2057-2059
[2]   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剩余多少? [J].
马晓河 ;
马建蕾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12) :4-9+34
[3]   “城市化”发展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J].
王春雷 .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6) :53-57
[4]   论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工业化途径 [J].
李平 ;
侯军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01) :77-81
[5]   农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 [J].
曹明贵 .
农村经济, 2006, (11) :95-97
[7]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J].
顾海英 .
社会科学, 2006, (07) :118-125
[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想途径 [J].
何军香 .
统计与决策, 2006, (02) :122-124
[9]   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 [J].
谢培秀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1) :52-55
[10]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的再思考 [J].
董文柱 .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09) :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