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模型大鼠的类型分析

被引:9
作者
张乾
毛善平
李涛
谭杰
机构
[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阻塞; 脑缺血; 动物模型; 插入深度; 大鼠; 脑梗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背景:线栓法造成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是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普遍使用的模型制作方法。但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的类型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阻塞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雄性SD大鼠166只,参照Longa线栓法造模,术后24h行MRI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将大鼠分成皮质梗死组、皮质下梗死组及无梗死组,分析造模时线栓插入的深度。结果与结论:皮质梗死组、皮质下梗死组和无梗死组大鼠的线栓插入深度分别为(19.9±0.9),(19.0±1.1)和(17.7±1.3)mm,皮质梗死组大鼠的线栓插入最深,而无梗死组的线栓插入最浅(P<0.01)。提示插入深度不同导致的大鼠脑梗死的类型也不同,线栓插入越深,皮质梗死的概率可能越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391 / 439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与评价附视频 [J].
吴远华 ;
朱广旗 ;
胡蓉 ;
仲秀艳 ;
苏红梅 ;
欧阳泠星 ;
吴帮启 ;
舒遵华 ;
王强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8) :4-6
[2]   运行中SPF级动物实验室环境指标的监测与分析 [J].
陈清华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5) :7872-7873
[3]   线栓法制大鼠脑缺血模型操作和评价的改良 [J].
何斌 ;
张劲松 ;
邵斌霞 ;
程洁 ;
环飞 ;
肖杭 ;
高蓉 ;
鲁翔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9, (12) :1248-1251
[4]   大鼠线栓法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改进的实验研究 [J].
王毅刚 ;
王允 ;
孙晓晶 ;
张探 ;
秦伟 ;
谷淑玲 .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9, (09) :568-570
[5]   大鼠MCAO模型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TTC染色比较研究 [J].
杨春 ;
徐凯 ;
路欣 ;
荣玉涛 ;
马红 ;
程丽 .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9, 7 (04) :2-3
[6]   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评价 [J].
马志健 ;
罗刚 ;
易西南 .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9, 15 (06) :556-559
[7]   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7.0T MR成像研究 [J].
张秀明 ;
戴峰 ;
姚群立 ;
徐清宇 ;
滕皋军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 25 (05) :731-733
[8]   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对窒息性心跳骤停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影响 [J].
李章平 ;
陈寿权 ;
程俊彦 ;
章杰 ;
李惠萍 ;
黄唯佳 ;
王万铁 .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9, (05)
[10]   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实验研究 [J].
武强 ;
武文元 ;
王涛 .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 14 (03) :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