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为视野下的网络走红现象探析

被引:9
作者
杨江华 [1 ]
鄢佩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
[2]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网络走红; 网络集体行为; 框架建构; 动员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走红现象"是网络社会蓬勃兴起的一个独特景观,是一种以红人、推手与哄客为主要行动者、基于网络社交媒体而兴起的、就某一话题或行为而展开的群体互动行为,其显著特征是非政治化、非直接利益关联、去组织化和无明确身份边界,因此更多是一种文化层面上的网络集体行为。影响网络走红的框架建构及其舆论生成的主要机制是社交媒体牵制下的舆论生态结构和情绪渲染为主的网络扩散动员。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网络化时代的社会转型与研究方式 [J].
刘少杰 .
学习与探索, 2013, (07) :33-37
[2]   网络推手在舆论营造中的文化缔造作用探析 [J].
严励 ;
邱理 .
中州学刊, 2013, (05) :173-176
[3]   网络红人形象传播及其符号互动模式研究 [J].
杨庆国 ;
陈敬良 .
中国青年研究, 2012, (07) :91-94+90
[4]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网络化生存分析:以“凤姐”为例 [J].
张晓捷 .
东南传播, 2011, (12) :53-54
[5]   网络红人现象的传播社会分化解读 [J].
杨斌成 .
传媒观察, 2010, (08) :47-48
[7]   网络哄客现象透视 [J].
李蓉 .
当代传播, 2009, (06) :78-80
[8]   “网络红人”现象剖析 [J].
王亚鹏 .
当代青年研究, 2007, (12) :34-37
[9]   对“网络红人”形成原因的伦理反思 [J].
赵华 .
道德与文明, 2007, (05) :92-95
[10]   透视虚拟时空里的“哄客”现象 [J].
颜其松 .
中国青年研究, 2007, (06)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