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联系与空间流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异质性分析

被引:32
作者
徐建斌 [1 ]
占强 [2 ]
刘春浩 [1 ]
魏晓 [2 ]
宋洁 [3 ]
孙峰华 [4 ,5 ]
机构
[1]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2] 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3]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 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院
[5]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经济联系; 空间流; 长株潭城市群; 空间异质性; 一体化;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10.006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引入空间异质性原理,对长株潭城市群经济联系和空间流进行分析,从等级异质性、结构异质性和功能异质性三方面对长株潭空间异质性及其机理进行剖析,并据此探讨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异质性优化途径。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内各城市等级异质性明显,多尺度等级缀块结构在理论上对城市群发展是有益的,但等级异质对后进城市(娄底、益阳等市)的发展在某些程度上是起妨碍作用的。2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结构异质性突出,与城市群核心区的时空距离是异质性重要原因,但距离并不是造成结构异质性的唯一原因,历史基础、文化和政策等方面也是造成结构异质性的重要方面。3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功能异质性方面构成较为合理,但城市群"新质"的产生更多集中在长沙市,其科研和创新职能远高于其他地区。4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的一体化与空间异质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追求空间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正视空间异质性的存在,认识到空间异质性的机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城市群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J].
于丽英 ;
蒋宗彩 .
系统科学学报 , 2014, (04) :53-56
[2]   北疆荒漠优势灌木种群空间异质性分析 [J].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
李海燕 ;
朱小虎 ;
黄俊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 (08) :71-76
[3]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竞合空间格局分析——基于城市竞争力与空间相互作用的视角 [J].
王涛 ;
曾菊新 .
热带地理, 2014, 34 (03) :390-398
[4]   基于产业空间联系的“大都市阴影区”形成机制解析——长三角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J].
孙东琪 ;
张京祥 ;
胡毅 ;
周亮 ;
于正松 .
地理科学, 2013, 33 (09) :1043-1050
[5]  
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大小对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J]. 王丽霞,段文标,陈立新,杜珊,魏全帅,赵健慧,张琛.应用生态学报. 2013(01)
[6]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J].
陈群元 ;
宋玉祥 .
经济地理, 2011, 31 (11) :1840-1844
[7]   基于网络城市的长株潭城市群构建 [J].
郑伯红 ;
王志远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 (04) :61-65
[8]   基于复合行政理论的“3+5”城市群合作模式研究 [J].
罗湖平 ;
龙兴海 ;
朱有志 .
经济地理, 2011, 31 (06) :947-953
[9]   1990年代以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差异的演化过程 [J].
汤放华 ;
陈立立 .
地理研究, 2011, 30 (01) :94-102
[10]   城市群网络化联系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J].
朱顺娟 ;
郑伯红 .
人文地理, 2010, 25 (05) :65-6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