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的冲突与趋同

被引:8
作者
项卫星
张赛赛
机构
[1]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BIT; 谈判; 冲突; 趋同;
D O I
10.13654/j.cnki.naf.2017.03.008
中图分类号
F740.41 [贸易谈判];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认为,历时八年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BIT)之所以未能在奥巴马总统任期内完成,主要是因为双方在核心利益诉求上存在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投资者和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及劳工和环保等四个条款。这种冲突体现了两国在规则制定上的分歧。而导致这种冲突的主要原因,则包括不同的制度性因素、对国家安全因素的考量、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大国竞争以及国际经济规则重塑中的规则之争。基于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紧密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中美双边投资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中美BIT谈判具备了从冲突走向趋同的基础。在走向趋同的过程中,中国应该重视对美方的要价及其政策决策过程的分析、双方都应该妥善对待"国家安全审查"这一问题、坚持以"共同但有区别"这一理念制定BIT规则以及积极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6+128 +12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TPP投资新规则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J].
盛斌 ;
段然 .
国际经济评论, 2016, (05) :9-30+4
[3]   中国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的地位与前景研究 [J].
冯永琦 ;
黄翰庭 .
世界经济研究, 2016, (08) :59-69+136
[4]   美国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新一轮变迁——以《双边投资协定》为拓展的保护手段 [J].
冒婷婷 ;
吕苏榆 .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 (08) :155-159
[5]   全球多边投资协定谈判困境下的BIT谈判 [J].
严双伍 ;
徐晶 .
学习与实践, 2016, (03) :13-18
[6]   美国双边投资协议中签约双方负面清单的比较研究 [J].
陆建明 ;
杨宇娇 ;
梁思焱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 38 (02) :88-100+112
[7]   TPP:地缘影响、中美博弈及中国选择 [J].
宋国友 .
东北亚论坛, 2016, 25 (02) :67-74+128
[8]   中美经贸合作竞争新态势及前景 [J].
甄炳禧 .
国际问题研究, 2016, (01) :77-94
[9]   美国的贸易政治对贸易政策决策的影响——基于TPP谈判的视角 [J].
项卫星 ;
王冠楠 .
世界经济研究, 2015, (11) :21-29+127
[10]   美式新旧双边投资协定范本比较研究 [J].
朱明新 .
北方法学, 2015, 9 (06) :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