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家户储蓄率上升

被引:54
作者
张勋 [1 ,2 ]
刘晓 [1 ]
樊纲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
[3]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社会保障; 最低消费水平; 家户储蓄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126.1 [人民消费水平、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在二元经济框架下,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角度探讨中国家户储蓄率和国民储蓄率上升的原因。为此本文建立了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家户的消费储蓄决策,将总储蓄率分解为城市居民、农民工和农民三类群体的储蓄率。由于社会保障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异,农民工的边际储蓄倾向比农民和城镇居民高。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持续转移的进程中,农民工群体随着非农部门的资本积累而不断扩大,其高储蓄行为也推动了家户储蓄率和国民储蓄率的上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4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经济发展阶段与国民储蓄率提高:刘易斯模型的扩展与应用 [J].
樊纲 ;
吕焱 .
经济研究, 2013, 48 (03) :19-29
[2]   中国政府债务的状况、投向和风险分析 [J].
徐建国 ;
张勋 .
南方经济, 2013, (01) :14-34
[3]   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 [J].
卢锋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7) :47-67+204
[4]   外部再平衡:储蓄率与资金流向 [J].
巴曙松 .
新金融, 2011, (03) :4-10
[5]   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与财税改革 [J].
樊纲 ;
魏强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8) :18-26
[6]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J].
李扬 ;
殷剑峰 .
经济研究, 2007, (06) :14-26
[7]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6, (05) :107-122+244
[8]   Rebalancing Growth in China:A Three-Handed Approach [J].
Olivier Blanchard ;
Francesco Giavazzi .
China&WorldEconomy, 2006, (04) :1-20
[9]  
Public pension and household saving: Evidence from urban China[J] . Jin Feng,Lixin He,Hiroshi Sato.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11 (4)
[10]  
The Competitive Saving Motive: Evidence from Rising Sex Ratios and Savings Rates in China[J] . Shang-Jin Wei,Xiaobo Zha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