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强化躯干肌的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王玉龙
翟浩瀚
王玉珍
程薇萍
赵晓莉
王晓虹
机构
[1]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医科大学级康复医学专业,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研究生,,,,
关键词
脑卒中; 平衡功能; 躯干肌; 训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索不同的躯干肌训练方法对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以及应用躯干肌训练改善平衡功能的更加有效的方法。方法:第一阶段试验共有脑卒中患者37例,分常规组(18例)和躯干组(19例),常规组采用我科常规平衡训练方法,躯干组则在常规平衡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对躯干肌的训练,患者的其它康复治疗相同。第二阶段试验共有脑卒中患者51例,分为A组(26例)和B组(25例),在采用第一阶段躯干组训练方案的基础上,A组患者增加坐位躯干的前屈抗阻运动和坐位躯干的后伸抗阻运动;B组患者增加仰卧位上部躯干旋转运动、坐位躯干前屈旋转抗阻运动和A组的两项运动。第一阶段试验,在治疗前和治疗10次后,第二阶段试验,在治疗前和治疗20次后,由专人用Berg平衡量表和Fugl-Meyer躯体能力评定量表中平衡项目量表对患者的平衡功能进行评定。结果:第一阶段试验常规组和躯干组治疗后平衡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变,评分普遍增高,且躯干组高于常规组。同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常规组和躯干组BBS评分和MPP平衡评分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第二阶段试验,治疗后A、B组患者平衡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B组评分绝对增加幅度高于A组。同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A组和B组平衡评分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依据脑卒中患者躯干肌力低下的特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Berg平衡量表及其临床应用 [J].
金冬梅 ;
燕铁斌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 (03) :31-33
[2]   人体平衡功能测试系统研究进展 [J].
李文彬 ;
门高利 ;
王德明 .
人类工效学, 2000, (03) :46-50
[3]   运动训练对卒中鼠平衡功能的影响 [J].
高谦 ;
王福根 ;
姚志彬 ;
袁群芳 .
现代康复, 2000, (08) :1152-1153
[4]  
临床运动学.[M].(日)丸山仁司主编;霍明等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5]  
康复评定.[M].王玉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6]  
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缪鸿石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