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互联网金融监管“两难”目标的博弈分析

被引:17
作者
陆岷峰 [1 ]
季子钊 [2 ]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研究中心
[2]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互联网金融监管; 博弈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1 ;
摘要
金融监管存在两大基本目标:金融效率与金融稳定。一个理想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既要鼓励金融创新以不断提升金融效率,又要防范金融风险以维护金融稳定。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开放、共享、平等、普惠、去中心化"等特点充分迎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能够极大提高金融效率,而同时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关于互联网金融机构监管究竟如果选择监管目标,是更注重金融效率,还是更注重金融稳定?监管机构如何在这两个监管目标之间的选择上达到博弈均衡的?该文运用理论模型论证了互联网金融机构在缺乏监管约束的条件下会选择较高的最优杠杆率水平,不利于金融稳定目标的实现。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是如何在包容金融创新和维护金融稳定之间达到纳什均衡的,最后,提出了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建设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成长链融资契约选择研究——基于关系专用性投资模型的应用 [J].
陆岷峰 ;
季子钊 .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2) :1-8
[2]   互联网金融企业驱动供给侧改革的策略研究 [J].
陆岷峰 ;
杨亮 .
河北金融, 2016, (05) :3-8
[3]   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机遇、使命与对策 [J].
陆岷峰 ;
杨亮 .
西南金融, 2016, (03) :3-7
[4]   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思考 [J].
张丽娟 ;
王鸿雁 .
经济研究导刊, 2014, (36) :103-104
[5]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 [J].
谢平 ;
邹传伟 ;
刘海二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8) :3-9
[6]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 [J].
张晓朴 .
金融监管研究 , 2014, (02) :6-17
[7]   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思考 [J].
汤皋 .
金融会计, 2013, (12) :55-59
[8]   金融监管制度、金融机构行为与金融稳定 [J].
李妍 .
金融研究, 2010, (09) :198-206
[9]   中国金融监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J].
叶永刚 ;
张培 .
金融研究, 2009, (04) :15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