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委托贷款动因的实证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李梅 [1 ,2 ]
孙彦娜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2]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委托贷款; 盈余管理;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13.01.019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832.4 [信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近几年来,委托贷款业务成为许多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的新途径。在资金紧缺的环境下,上市公司尤其是实体产业上市公司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引起了各方关注。以"放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从事委托贷款业务时存在短期行为,未能充分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在追逐高额利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非金融上市公司热衷“放贷”为哪般? [J].
尚秀琳 .
国际融资, 2011, (12) :25-27
[2]   上市公司委托贷款:蜜糖还是鸩酒? [J].
王本哲 ;
邵志燊 .
财务与会计, 2008, (20) :11-12
[3]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魏涛 ;
陆正飞 ;
单宏伟 .
管理世界, 2007, (01) :113-121+172
[4]   非经常性损益缘何经常发生——来自亏损上市公司年报的证据 [J].
蒋义宏 ;
王丽琨 .
证券市场导报, 2003, (06) :9-13
[5]   从非经常性损益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非经常性损益的实证分析 [J].
徐晓伟 ;
李林杰 ;
安月平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1) :68-71
[6]   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 [J].
赵宇龙 ;
王志台 .
经济研究, 1999, (09) :56-63
[7]  
6亿展期 140亿委托贷款风险潜伏[N]. 韩迅.21世纪经济报道. 2012 (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