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助推小农发展的中国例证

被引:23
作者
郭红东 [1 ]
白军飞 [2 ]
刘晔虹 [1 ]
王晶晶 [3 ]
曲江 [4 ,5 ]
机构
[1]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2] 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经济管理学院
[3]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4] China Academy for Rural Develop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5]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Zheji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农村电商; 食物系统; 数字经济; 小农发展;
D O I
10.13317/j.cnki.jdskxb.2021.44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力地助推了中国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连接,成了小农户进入大市场的重要途径,也将有助于促进以安全、营养、可持续、有韧性的中国新型农食系统的转型。研究发现,电子商务通过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推动小农进入全球价值链,帮助小农更好地进入市场。物流和通讯基础设施、对小农具有包容性的数字商业平台以及新农人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构建一个由网商、政府、服务商或公共服务主体共同组成的、适合小农发展的电商生态系统。网商是电商发展的主力,负责整体的网络市场运作;政府是电商发展的助力,负责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发展氛围,政策引导和统筹协调;服务商则提供代运营、网商孵化、人才培育、资源整合、园区运营等一系列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此外,电子商务也可能将无法参与数字经济或缺乏所需技能的小农排除在市场之外,因此,"数字鸿沟"成为在发展农产品电商过程中带来外部区域失衡和内部农户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33 +3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农村电子商务能够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吗——来自内蒙古的调查 [J].
林海英 ;
侯淑霞 ;
赵元凤 ;
李文龙 ;
郭红东 .
农业技术经济, 2020, (12) :81-93
[2]   农村电商的“临安模式” [J].
郭红东 ;
龚瑶莹 ;
曲江 .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0, (08) :67-69
[3]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创新研究——基于农户的视角 [J].
郭红东 ;
曾亿武 .
新疆财经, 2019, (02) :52-62
[5]   农村居民互联网使用对收入的影响及其机理——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J].
刘晓倩 ;
韩青 .
农业技术经济, 2018, (09) :123-134
[6]   传统产业集群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以泉州市为例 [J].
张秋梅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0 (02) :45-51
[7]   电子商务有益于农民增收吗?——来自江苏沭阳的证据 [J].
曾亿武 ;
郭红东 ;
金松青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02) :49-64
[8]   瓶颈效应还是马太效应?——数字鸿沟指数演化的跨国比较分析 [J].
张伦 ;
祝建华 .
科学与社会, 2013, (03) :106-120
[9]   “数字鸿沟”还是“信息红利”?信息的有效供给与农民的销售价格——一个微观角度的实证研究 [J].
许竹青 ;
郑风田 ;
陈洁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4) :1513-1536
[10]   中国如何应对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 [J].
胡鞍钢 ;
周绍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3)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