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全困境”走向安全与生存——约翰·赫兹“安全困境”理论阐释

被引:9
作者
员欣依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国际政治理论; 约翰·赫兹; 安全困境; 现实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约翰·赫兹最早提出了"安全困境"的概念并形成了理论体系。借助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关系的"国内类比",他最早明确了国际关系研究的体系结构要素,并且强调国家间关系无关人性善恶,主要在于客观存在的国际体系特征,由此否定了经典现实主义关于国际关系必然冲突的悲观论调,为国际合作预留了空间。通过分析核时代的国际特征,赫兹将"安全困境"细化为"核武困境"和"生存困境"两种不同的类型,对应提出了"护持"和"普世主义"的理论应用,既给出了如何应对传统安全问题的办法,也对当下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具有启示性。冷战结束后,"安全困境"理论运用有从国际领域扩大到国内领域的趋势,它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议程、研究范围等诸多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7+7 +7-8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安全两难”:思想渊源、生成机理及理论缺陷 [J].
吴征宇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03) :32-37+5
[3]  
融合与超越.[M].刘旭东;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4]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法)卢梭著.商务印书馆.2007,
[5]  
国家间政治.[M].(美) 摩根索 (Morgenthau;H.J.)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M].(挪威)托布约尔·克努成(TorbjrnL.Knutsen)著;余万里;何宗强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7]  
大国政治的悲剧.[M].(美)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J.Mearsheimer)著;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  
国际思想大师.[M].(美)肯尼思·W.汤普森(KennethW.Thompson)著;耿协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  
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M].(美)罗伯特·O.基欧汉(RobertO.Keohane)编;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  
利维坦.[M].[英]霍布斯(Hobbes) 著;黎思复;黎廷弼 译.商务印书馆.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