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三重逻辑:一个研究述评

被引:69
作者
叶林 [1 ,2 ]
杨宇泽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市行政区划调整; 县改市; 撤县设区; 市管县; 省直管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城市经历了广泛频繁的行政区划调整,其对于城市本身、区域乃至国家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具有三大逻辑,即权力导向的政治逻辑,经济导向的发展逻辑以及公共服务导向的治理逻辑,主要体现为以县改市为代表的城市增设、以撤县设区为代表的城市扩张和以市管县与省直管县为代表的市县隶属关系调整等策略,且不同类型的行政区划调整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公共服务具有显著影响。目前学界对此议题尚未形成足够的关注与系统的研究,未来相关研究应更加注重分析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适用条件、更为精细地界定其内涵、更加全面地评估其效果以及更多地关注政府等多元主体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78+196 +196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89 条
[1]   大城市撤县设区经济绩效的异质性研究——基于合成控制的实证分析 [J].
于志强 ;
吴建峰 ;
周伟林 .
上海城市管理, 2016, 25 (06) :10-15
[2]   城市区界重组的政策效应评估——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分析 [J].
陈浩 ;
孙斌栋 .
经济体制改革, 2016, (05) :35-41
[3]   政策偏袒的经济收益:来自中国工业企业出口的证据 [J].
卢盛峰 ;
陈思霞 .
金融研究, 2016, (07) :33-47
[4]   中国转型秩序及其制度逻辑 [J].
何艳玲 ;
汪广龙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6) :47-65+205
[5]   行政区划调整中上下级间的协商博弈及策略特征——以SS镇为例 [J].
张践祚 ;
刘世定 ;
李贵才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3) :73-99+243
[6]   尺度重构视角下行政区划演变的动力机制——以广东省为例 [J].
张践祚 ;
李贵才 ;
王超 .
人文地理, 2016, 31 (02) :74-82
[7]   行政区划调整如何助推区域协同发展?——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J].
赵聚军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 (02) :1-10
[8]   市县协调发展何以可能:基于区域主义理论的反思 [J].
吴金群 .
社会科学战线, 2016, (03) :186-193
[9]   行政区划调整与区域服务业发展——基于拟合实验法的苏州、常州两市比较研究 [J].
金中坤 ;
徐伟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63-69
[10]   行政区划调整对小城镇发展的负向影响——以湖南省华容县沿江乡镇为例 [J].
刘豫萍 ;
罗小龙 ;
殷洁 .
城市问题, 2015, (11)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