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作社的法律定位及制度重构

被引:7
作者
潘嘉玮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合作社; 法律制度; 共有制; 市场化; 产业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中国合作社发展从改造分散的个体经济开始发展到高度集中三级所有的"大集体"经济模式,已背离了合作社集体所有的初衷。在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背景下,必须重新明确中国合作社的法律定位以及对其进行制度重构。中国合作社应是以个人所有为基础的共同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形式之一,必须在中国宪法中确立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合作社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民法应确立合作社的法人地位,并对合作社的内外财产关系做出调整。在商法领域也应有合作社的地位,根据各种合作社的性质及特征,规定相应的商事登记制度。本文根据对合作社的新的法律定位,对中国合作社制度进行重构。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合作社的法律地位 [J].
谭启平 .
现代法学, 2005, (04) :114-123
[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立法专题研究报告(四) [J].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课题组 .
农村经营管理, 2004, (12) :34-39
[3]   农业合作社的法律问题探讨 [J].
雷兴虎 ;
刘水林 .
中国法学, 2004, (05) :90-98
[4]   北美新一代合作社的发展与启示 [J].
郭红东 ;
钱崔红 .
农村经营管理, 2004, (05) :15-18
[5]   国外合作社立法综述 [J].
肖韩 .
中国合作经济, 2004, (01) :47-48
[6]   农民合作:必然性、变革态势与启示 [J].
黄祖辉 .
中国农村经济, 2000, (08) :4-8
[7]  
合作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冯开文著, 2003
[8]  
中国合作经济概观[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何光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