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损伤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4
作者:
姚常
[1
]
陈章强
[2
]
洪浪
[2
]
王洪
[2
]
尹秋林
[2
]
赖珩莉
[2
]
陆林祥
[2
]
机构:
[1]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
[2] 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二科
来源: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活化;
血管内皮损伤;
老年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以及纤维蛋白原(FIB-C)]和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ACS患者入院后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2p、CD63及GPⅡb/Ⅲa;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FIB-C的水平;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vWF的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ET-1表达水平;用酶法测定血浆NO的含量;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FMD。选择健康体检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作对照,观察ACS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FIB-C及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较稳定型心绞痛组也增高(P<0.01或P<0.05)。血管内皮损伤指标vWF和ET-1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较稳定型心绞痛组也增高(均P<0.01);FMD和血浆NO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较稳定型心绞痛组也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损伤在老年ACS患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