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丝绸之路的旅游资源开发应凸现人文精神价值

被引:13
作者
王啸
甘枝茂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西安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丝绸之路; 旅游资源;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3.03.018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在阐述人文精神的概念及其发掘重要性的基础上 ,分析了西北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资源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 ;厚德载物 ,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 ;在艰苦的环境中开拓进取得精神 ;大漠戈壁的特殊审美景观。同时就人文精神的发掘提出了开发、保护、引入、宣传等建议 ,包括 :首先调查西北丝绸之路的旅游资源 ,然后评估其历史与现实价值 ,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等手段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 ;借助国内外优秀人才、经验和资金开发专题旅游线路 ,组建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旅游活动 ,建造与西北丝绸之路文化相关的人造景观等 ;通过导游的专业讲解、旅游书籍的普及、西北旅游新形象的设计和媒体等相关文化活动进行大力宣传等 ,实现深层次的开掘西北丝绸之路旅游资源的人文精神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91 / 2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新疆喀什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构思 [J].
阎顺 ;
仇家琪 ;
史佳丽 ;
徐俊荣 ;
王冬萍 .
干旱区地理, 2002, (04) :364-371
[2]   新疆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J].
阎顺 .
干旱区地理, 2001, (04) :297-304
[3]   典型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与保护——以喀什地区为例 [J].
杨兆萍 ;
谢婷 ;
李晓彦 .
干旱区地理, 2001, (04) :332-337
[4]   清代移民屯田对新疆地名的影响 [J].
董琳 .
干旱区地理, 1993, (04) :63-68
[5]   新疆地质旅游资源与开发 [J].
闫顺 ;
刘琳 .
干旱区地理, 1993, (02) :9-13
[6]   新疆“丝绸之路”(新)北道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设想 [J].
唐明达 .
干旱区地理, 1990, (03) :57-64
[7]  
西部大开发[M].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张广明, 2000
[8]  
中国丝绸之路旅游文化集粹[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雷鸣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