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

被引:12
作者
潘琦
郭立新
初明峰
满永
孙明晓
李铭
刘小萍
机构
[1] 卫生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
[2] 卫生部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3] 卫生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 北京市
[4] 北京市
关键词
内科学;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分子机制;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基因突变; 内膜—中膜厚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7.1 [糖尿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代谢过程的相关酶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 77T和胱硫醚缩合酶基因T833C位碱基突变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方法检测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 77T基因型多态性,用扩增阻滞突变体系法检测胱硫醚缩合酶基因T833C多态性,用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 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组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和胱硫醚缩合酶基因构成与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正常组及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 5 )。三组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和胱硫醚缩合酶基因突变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无基因突变者。糖尿病组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和胱硫醚缩合酶基因突变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明显高于无基因突变者。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基因变异可造成相关酶活性改变,进而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进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 77T点突变和胱硫醚缩合酶基因T833C点突变可能是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发病的重要遗传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1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胱硫醚-β-合酶(CBS)基因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J].
陈欣 ;
刘克强 ;
穆红 .
天津医药, 2003, (03) :158-160
[2]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J].
苏琳 ;
苗懿德 ;
孙宁玲 ;
周惠清 ;
张万蕾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1, (01) :53-56
[3]   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J].
许海燕 ;
陈在嘉 ;
汤健 ;
姜玉新 ;
张晨晖 ;
朱大明 ;
张春玲 ;
叶珏 ;
赵如冰 ;
杨跃进 ;
陈纪林 ;
惠汝太 .
中华医学杂志, 1999, (06)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