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发展是否存在马太效应?——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经验比较

被引:302
作者
王修华
赵亚雄
机构
[1]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数字鸿沟; 马太效应; 作用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存在马太效应,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的收入不平等是否会因此而加剧值得深入研究。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从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来考察数字金融发展是否存在马太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贫困户可借助数字金融平滑生存型消费和积累发展型要素,但效果并不显著,而非贫困户在有效利用数字金融功能防范风险、平滑消费、积累要素的同时,还能休闲娱乐,数字金融发展的马太效应明显;不同数字金融产品的马太效应具有显著差异,数字征信的效应最大,数字信贷、数字支付次之;数字金融发展对不同收入差距类型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对经营性收入差距的影响最为明显。本文为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为未来数字金融缩小收入差距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33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 [J].
张勋 ;
万广华 ;
张佳佳 ;
何宗樾 .
经济研究, 2019, 54 (08) :71-86
[2]   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J].
程名望 ;
张家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07) :22-41
[3]   数字金融使用与农户创业行为 [J].
何婧 ;
李庆海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01) :112-126
[4]   金融可及性、互联网金融和家庭信贷约束——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尹志超 ;
张号栋 .
金融研究, 2018, (11) :188-206
[5]   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异质性影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证据 [J].
傅秋子 ;
黄益平 .
金融研究, 2018, (11) :68-84
[6]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 [J].
易行健 ;
周利 .
金融研究, 2018, (11) :47-67
[7]   P2P网络借贷是否实现了普惠金融目标 [J].
胡金焱 ;
李建文 ;
张博 .
世界经济, 2018, 41 (11) :169-192
[8]   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现在与未来 [J].
黄益平 ;
黄卓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4) :1489-1502
[9]   数字金融能促进创业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J].
谢绚丽 ;
沈艳 ;
张皓星 ;
郭峰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4) :1557-1580
[10]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 [J].
战明华 ;
张成瑞 ;
沈娟 .
经济研究, 2018, 53 (04)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