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内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45
作者
张苏北 [1 ]
朱宇 [1 ]
晋秀龙 [2 ]
田盼盼 [1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省内人口迁移; 空间规律; 影响因素; 安徽省;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5.004
中图分类号
C922 [人口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引入迁移选择指数概念,利用安徽省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数据,计算了2007—2010年安徽省各地级市的人口综合迁入指数、人口综合迁出指数、人口净迁移指数和各地级市间的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并建立了关于人口净迁移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着重从迁出地、迁入地和迁移流的视角,揭示了安徽省省内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表明:"环省会迁出圈"、"皖南迁出区"是主要的迁出地;"省会迁入区"、"马芜铜迁入区"和"两淮迁入区"是主要的迁入地。省会合肥和"马芜铜"沿江城市带是人口迁移强度最大的区域:在空间上,它们呈现出"点—轴"形态;省会合肥的辐射范围覆盖全省,而"马芜铜"沿江城市带是安徽南部地区最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各主要迁入地之间的人口对流较弱。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城镇从业人员比重,以及城市公园数量是安徽省省内人口迁移的重要"推—拉"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23 +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人口信息分析技术.[M].张羚广等;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经济地理学.[M].李小建;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安徽统计年鉴.[M].安徽省统计局编;饶益刚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4]  
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李竞能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  
人口学词典.[M].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杨魁信;邵宁译;.商务印书馆.1992,
[6]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1990 and 2000 Census Comparisons*.[J].C. Cindy Fan.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2005, 2
[7]   Modeling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1985-2000 [J].
Fan, C. Cindy .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5, 46 (03) :165-184
[8]   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 [J].
STARK, O ;
BLOOM, DE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 75 (02) :173-178
[9]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与机制分析 [J].
于文丽 ;
蒲英霞 ;
陈刚 ;
王结臣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2, 28 (02) :44-49
[10]   20世纪末中国迁移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基于城市的视角 [J].
王国霞 ;
秦志琴 ;
程丽琳 .
地理科学, 2012, 32 (03) :27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