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42
作者
陈瑞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意义上的辩护; 程序性辩护; 量刑辩护; 权利主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对传统的刑事辩护理论提出了挑战。根据裁判者是否参与的标准,辩护可以区分为"自然意义上的辩护"和"法律意义上的辩护"。根据近年来刑事证据制度发展和量刑制度改革的实际进程,中国刑事辩护逐步具有了包括"无罪辩护"、"量刑辩护"和"程序性辩护"在内的多元化辩护形态。基于辩护律师与被追诉者之间所具有的委托代理关系,应当重视被追诉者直接行使辩护权的必要性,允许其自行行使会见权和阅卷权。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陈瑞华;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量刑程序中的理论问题.[M].陈瑞华;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问题与主义之间.[M].陈瑞华;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程序性制裁理论.[M].陈瑞华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5]  
法学导论.[M].(德)拉德布鲁赫(G.Radbruch)著;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6]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模式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10, (06) :33-47
[7]   中国法院的量刑程序改革 [J].
李玉萍 .
法学家, 2010, (02) :47-5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