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因子视角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4
作者
樊烨 [1 ]
姜华 [2 ]
马国强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键词
交通因子; 区域空间结构; 作用机制; 长三角;
D O I
10.13537/j.issn.1004-3918.2006.02.042
中图分类号
F512.7 [地方交通运输概况];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交通与区域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城市与区域快速发展、交通网络逐渐完善、交通条件日益改善的中国,交通因子对于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显著.文章从以往关于交通与区域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入手,总结提出了影响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五种交通因子,分别是:交通设施的区域稀缺性、交流需求强度、交通节点的设置、建设时序和多种交通方式组合便捷度,并且从区域、城市和历史三个层面归纳分析了这五个交通因子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作用机制,最后,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假设)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04 / 3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J].
金凤君 ;
王姣娥 .
地理学报, 2004, (02) :293-302
[2]   新区域主义的发展及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J].
汪涛 ;
曾刚 .
人文地理, 2003, (05) :52-55
[3]   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J].
曹小曙 ;
阎小培 .
地理研究, 2003, (03) :305-312
[4]   20世纪走廊及交通运输走廊研究进展 [J].
曹小曙 ;
阎小培 .
城市规划, 2003, (01) :50-56
[5]   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 [J].
苗长虹 ;
樊杰 ;
张文忠 .
经济地理, 2002, (06) :644-650
[6]   论京津冀城市经济区域的空间扩散运动 [J].
陆军 .
经济地理, 2002, (05) :574-578
[7]   快速交通系统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区的作用研究 [J].
潘海啸 .
城市规划汇刊, 2001, (04) :43-46+80
[8]   高速公路建设与城镇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初探——以苏南地区高速路段为例 [J].
姚士谋 ;
管驰明 ;
房国坤 .
经济地理, 2001, (03) :300-305
[9]   交通信息对交通网络的影响研究 [J].
石小法 ;
王炜 ;
李文权 .
系统工程学报, 2001, (03) :167-171
[10]   城市区域性交通改善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J].
景国胜 .
城市规划, 2000, (03)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