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破坏性创新”本质与监管科技新思路

被引:115
作者
许多奇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破坏性创新; 监管科技; 监管沙盒;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8.02.001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根据克雷顿·克里斯汀生的"破坏性创新"理论以及从中归纳出的"技术的非竞争性"、初始阶段的低端性、易获得性以及消费者价值导向性四个特点,可以得出金融科技是破坏性创新的结论。"破坏性创新"要求监管者必须善于识别金融科技创造的新产品或价值的"改变";敏锐捕捉具有高度指示效应的"替代性潜力";预见替代性变化的"结构性冲击",从而与监管科技有了不解之缘。"监管沙盒"等监管科技的新形式保护创新,努力实现既推动金融创新,又保持金融稳定的双赢目标。转变与创新监管理念、培育科技监管的新模式以及在学习型社会中将监管科技应用于金融科技合规的全过程,是我国创建与发展监管科技的新思维。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互联网金融监管理论争议的方法论考察 [J].
彭岳 .
中外法学, 2016, 28 (06) :1618-1633
[2]  
“互联网金融”定义刍议.[N].许多奇;.文汇报.2016,
[3]   Deep learning ap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 in big data analytics [J].
Najafabadi M.M. ;
Villanustre F. ;
Khoshgoftaar T.M. ;
Seliya N. ;
Wald R. ;
Muharemagic E. .
Journal of Big Data, 2015, 2 (01)
[4]  
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与监管研究.[M].徐忠;孙国峰;姚前.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