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复合型地缘政治大国崛起的“威廉困境”与战略选择

被引:11
作者
姜鹏 [1 ,2 ]
机构
[1] 哈尔滨工程大学形势与政策研究中心
[2]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威廉困境”; “修昔底德陷阱”; 区域海权; 区域陆权; 中国崛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在研究新兴大国关系的议程中,关于崛起国与守成国如何规避"修昔底德陷阱"的探讨很多,但是关于"威廉困境"是如何诱发"修昔底德陷阱"的研究却很少。文章通过将地缘政治学与大国崛起战略进行交叉研究发现:海陆复合型地缘政治崛起大国追求区域海权存在着时间上的"先动劣势"和空间上的"重点区域劣势"两大特征,即率先追求区域海权或在霸权国利益核心区域追求海权的崛起国最容易被视为挑战者;而掌握"后动优势"和"次要区域"的崛起国则有机会通过推责战略而成为霸权国绥靖与鼓励的结盟对象。在亚太地区中美二元结构日益明晰的背景下,中国追求区域海权缺乏一个有效的推责对象。一旦中国陷入区域陆权与区域海权并举战略诱发的"威廉困境"之中,就可能加深中美之间的战略互疑,并成为日本与印度谋求区域海权的推责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86+154 +154-155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关于中国文明转型的战略思考 [J].
袁南生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6, 33 (02) :1-12
[3]   海洋安全视域下的中国海权战略选择与海军建设 [J].
杨震 ;
方晓志 .
国际展望, 2015, 7 (04) :85-101+160
[4]   规范变迁与身份再造:主权零死亡时代大国崛起战略之路径重构 [J].
姜鹏 ;
斯捷潘尼杜什卡波波夫 .
当代亚太, 2015, (01) :79-97+158
[5]   论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海权与航空母舰 [J].
杨震 ;
周云亨 .
太平洋学报, 2014, (01) :89-100
[6]   中国海权战略的当代转型与威慑作用 [J].
倪乐雄 .
国际观察, 2012, (04) :23-28
[7]   从陆权到海权的历史必然——兼与叶自成教授商榷 [J].
倪乐雄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11) :22-32+3
[8]   对中国海权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J].
叶自成 ;
慕新海 .
国际政治研究, 2005, (03) :5-17
[9]  
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梅然, 2016
[10]  
世界权力的转移[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阎学通,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