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地震系的地震构造特征

被引:36
作者
马宗晋
陈章立
傅征祥
薛峰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关键词
地震; 地震构造; 亚欧大陆; 环太平洋; 深震; 地壳厚度; 大地构造; 欧亚大陆; 喜马拉雅地震带; 亚欧地震系; 构造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亚欧大陆区地震以浅震为主,散布成面,其地震频度、b值和复发视周期等均与环太平洋地震系显著不同,称其为亚欧大陆地震系.按地震的强弱和疏密的分区以及密集的排列,可分出地震的区、带.中蒙、伊阿巴、地中海三个地震区东西连接横贯大陆.它们又以经向中轴线分左右半区,在地震的多少、地震带的走向和地震机制等方面均表现左右反对称的关系.关于大陆地震的动力问题,本文强调惯性力等体力的主因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883 / 8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大陆东西向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J].
向光中 .
西北地震学报, 1979, (02) :62-68
[2]   我国地震活动与地壳现代破裂网络 [J].
丁国瑜 ;
李永善 .
地质学报, 1979, (01) :22-34
[3]   我国地震活动和地震地质主要特征 [J].
邓起东 ;
张裕明 ;
环文林 ;
张鸿生 ;
许桂林 ;
刘一鸣 ;
邓瑞生 ;
李群 ;
刘行松 ;
杨天锡 ;
范福田 .
科学通报, 1978, (04) :193-199
[4]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J].
黄汲清 ;
任纪舜 ;
姜春发 ;
张之孟 ;
许志琴 .
地质学报, 1977, (02) :117-135
[5]   我国强震活动和板块构造 [J].
时振梁 ;
环文林 ;
武宦英 ;
曹新玲 .
地质科学, 1973, (04) :281-293
[6]   莫霍界面的重力补偿和地壳结构的基本模式 [J].
曾融生 .
地球物理学报, 1973, (01) :1-5
[7]  
地质力学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李四光著, 1973
[8]  
Migration of earthquake foci in Europe[J] . Dana Procházková.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7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