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和金融深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影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分析

被引:10
作者
徐建军 [1 ]
汪浩瀚 [2 ]
机构
[1]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
[2] 宁波大学西方经济学研究所
关键词
对外贸易; 金融深化; 全要素生产率; 状态空间模型;
D O I
10.13510/j.cnki.jit.2009.06.014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新增长理论构建了贸易和金融内生化的生产率增长模型,并以1952-2006年的样本数据为基础,运用变参数分析方法就对外贸易和金融深化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进口贸易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出口贸易却与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以经济货币化指标度量的金融深化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以经济金融化指标度量的金融深化同样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预期却得不到经验证明。文章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中国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的经验分析 [J].
尹希果 ;
陈刚 .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06) :89-97
[2]   基于时变参数的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计 [J].
高宇明 ;
齐中英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2) :100-109+121
[3]   分类要素贡献和中国经济增长根源的对比检验 [J].
董直庆 ;
王林辉 .
经济科学, 2007, (06) :17-29
[5]   进口贸易对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 [J].
李平 ;
鲁婧颉 .
经济问题探索, 2006, (02) :44-47
[6]   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林毅夫 ;
姜烨 .
金融研究, 2006, (01) :7-22
[7]  
The effects of exports, technical change and markup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Evidence from Singapore's electronics industry[J] . Harry Bloch,Sam Hak Kan Tang.Economics Letters . 2007 (1)
[8]   How barriers to international trade affect TFP [J].
Herrendorf, B ;
Teixeira, A .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2005, 8 (04) :866-876
[9]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 . Thorsten Beck.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