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降雨条件下水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105
作者
梁新强
田光明
李华
陈英旭
朱松
不详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2]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杭州
[3] 杭州
关键词
氮、磷; 天然降雨; 径流; 流失负荷;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1.015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具有单排单灌的试验小区,对水稻田在多次天然降雨条件下形成的径流中氮磷的流失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几次降雨径流的累积量中总氮的最高浓度达到22.15mg/L,总磷的浓度达4.84mg/L,可溶态氮是天然降雨径流流失氮素的主要形态,约占总氮的70%~92%,尤其是硝态氮,约占总氮的40%~80%,而径流流失中氨态氮的浓度较小,仅占总氮浓度的3.4%~27%,颗粒态磷在径流流失磷素中占到较大的比重,可达76%~79%;几次降雨事件中总氮的累积流失负荷约在0.23~0.80kg/hm2,总磷的累积流失负荷约在0.07~0.15kg/hm2,两者都小于当季施肥量的1%;降雨和施肥是影响氮磷素径流输出的主要因子,对降雨、施肥量、氮磷素输出负荷运用二元一次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磷素随暴雨径流的迁移特征 [J].
梁涛 ;
王浩 ;
章申 ;
张秀梅 ;
于兴修 .
环境科学, 2003, (02) :35-40
[2]   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J].
袁东海 ;
王兆骞 ;
陈欣 ;
郭新波 ;
张如良 .
生态学报, 2003, (01) :188-198
[3]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氮元素输移过程 [J].
梁涛 ;
张秀梅 ;
章申 ;
于兴修 ;
王浩 .
地理学报, 2002, (04) :389-396
[4]   皖南丘陵地区小流域氮素径流输出的动态变化 [J].
杨金玲 ;
张甘霖 ;
周瑞荣 .
农村生态环境, 2001, (03) :1-4
[5]   淹水稻田中氮素损失及其对水环境影响的试验研究 [J].
高效江 ;
胡雪峰 ;
王少平 ;
贺宝根 ;
沈铭能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4) :196-198+205
[6]   水稻田面水氮素的动态特征、模式表征及排水流失研究 [J].
张志剑 ;
董亮 ;
朱荫湄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4) :475-480
[7]   农田氮、磷的流失与水体富营养化 [J].
司友斌 ;
王慎强 ;
陈怀满 .
土壤, 2000, (04) :188-193
[8]   化肥氮素在水稻田中迁移与淋失的模拟研究 [J].
刘忠翰 ;
彭江燕 .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2) :9-13
[9]   广东省东江流域典型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流失规律研究 [J].
李定强 ;
王继增 ;
万洪富 ;
邓南荣 ;
刘平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8, (03)
[10]   苏南太湖水系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J].
马立珊 ;
汪祖强 ;
张水铭 ;
马杏法 ;
张桂英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1) :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