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问题研究

被引:19
作者
胡利琴
彭红枫
彭意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 微观审慎监管; 动态面板模型;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2.11.017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实现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机配合是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上市银行为样本,同时引入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工具变量,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并不完全协调。我国监管部门应当继续完善微观审慎监管制度,同时逐步完善宏观审慎在两个维度上的监管制度与工具,建立起二者的协调监管机制,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7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巴塞尔Ⅲ下的资本监管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J].
巴曙松 ;
金玲玲 ;
朱元倩 .
农村金融研究, 2011, (06) :12-17
[2]   论金融监管中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的平衡——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启示 [J].
杨晓妮 .
华北金融, 2010, (09) :29-31
[3]   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动态平衡研究 [J].
项莉 .
华北金融, 2010, (06) :58-60
[4]  
Bank governance, regulation and risk taking[J] . Luc Laeven,Ross Levin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9 (2)
[5]  
Bank supervision Russian style: Evidence of conflicts between micro- and macro-prudential concerns[J] . Sophie Claeys,Koen Schoor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