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地有机物和养分库的退化与调控

被引:37
作者
庞学勇
刘世全
刘庆
林波
吴彦
何海
包维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 四川农业大学
[3]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4] 四川雅安
[5] 重庆师范学院
[6] 重庆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土壤有机物; 土壤养分库; 退化与调控; 川西亚高山; 人工云杉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地有机物和养分库状况 ,结果表明 :该区云杉人工林有机物和养分库严重退化 ,表现为 ,其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周转期均较次生阔叶林和原始云杉林慢 ,致使地表枯枝落叶干物质和各种养分贮量滞留于凋落物层而不能进入土壤 ,土壤中有机质、全N、全P和碱解N含量随人工云杉林龄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人工云杉林份组成单一 ,其凋落物分解慢 ,归还土壤凋落物和养分数量少 ,是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地土壤有机物和养分库退化的重要原因 ,人为收集凋落物积肥和人工抚育清灌 ,不断带走植被中养分是土壤有机物和养分库不断耗竭的另一重要原因。建议对该区人工成熟林抚育间伐和营造针阔混交林 ,改善成熟林下微环境和改变林份组成 ,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治云杉人工林土壤有机物和养分库的退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人为干扰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庞学勇 ;
刘庆 ;
刘世全 ;
吴彦 ;
林波 ;
何海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2, (06) :583-587
[2]   松、栎纯林及混交林凋落物分解特性研究 [J].
肖慈英 ;
黄青春 ;
阮宏华 .
土壤学报, 2002, (05) :763-767
[3]   杉木木荷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和土壤肥力 [J].
陈绍栓 ;
陈淑容 .
土壤学报, 2002, (04) :599-603
[4]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与天然林养分分布和生物循环比较 [J].
庞学勇 ;
胡泓 ;
乔永康 ;
潘开文 ;
刘世全 ;
陈庆恒 ;
刘庆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2, (01) :1-7
[5]   亚高山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吴彦 ;
刘庆 ;
乔永康 ;
潘开文 ;
赵常明 ;
陈庆恒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6) :648-655
[6]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人工恢复过程的土壤性质变化 [J].
胡泓 ;
刘世全 ;
陈庆恒 ;
王昌全 ;
潘开文 ;
庞学勇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1, (04) :308-314
[7]   红壤地区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性状的演变 [J].
吴蔚东 ;
张桃林 ;
高超 ;
孙波 ;
彭补拙 ;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2001, (03) :285-294
[8]   人工杉木林地有机物和养分库的退化与调控 [J].
吴蔚东 ;
张桃林 ;
孙波 ;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2000, (01) :41-49
[9]   暗针叶林采伐迹地几种人工混交群落乔木层结构及动态 [J].
潘开文 ;
刘照光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8, (04) :13-20
[10]  
四川森林生态研究[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承彪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