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军事对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11
作者
张智敏 [1 ,2 ]
石飞飞 [1 ]
万月亮 [3 ,4 ]
徐阳 [1 ]
张帆 [1 ]
宁焕生 [1 ,4 ]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2]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3]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4] 北京市网络空间数据分析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军事对抗; 物联网; 人机融合智能; 技术方案;
D O I
10.13374/j.issn2095-9389.2019.11.19.001
中图分类号
E91 [军事技术基础科学];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1105 ; 1108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特别是近几年深度学习的飞速发展,深刻的影响着军事领域,并赋予现代战争智能性、交叉性和破坏性的新特点.要想在军事对抗中取胜,不仅需要机器智能,同样需要人类智慧,能在军事作战中达到人机高度协同,是实现人与机器取长补短的重要途径,也是在愈发复杂的战争形势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本文将军事对抗中人工智能的应用作为切入点,罗列了代表性国家在军事领域对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从对抗策略和物联网三层架构两大角度对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同时指出在目前军事领域使用人工智能存在的不足,对人机融合智能在军事对抗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给出可能实现的技术方案,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如何实现高度的人机融合,从而获得"1+1>2"的良好效果,是人工智能在军事对抗中的下一步研究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106 / 111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无人机感知与规避:概念、技术与系统 [J].
吕洋 ;
康童娜 ;
潘泉 ;
赵春晖 ;
胡劲文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9, 49 (05) :520-537
[2]   人工智能在雷达应用中的限制和发展前景 [J].
李波 ;
任红梅 ;
肖志河 .
军事文摘, 2019, (03) :42-44
[3]   人工智能算法:改写战争的无形之手 [J].
王雪诚 .
军事文摘, 2017, (21) :19-22+81
[4]   战场态势感知中的注意力机制探析 [J].
孔亦思 ;
胡晓峰 ;
朱丰 ;
陶九阳 .
系统仿真学报, 2017, 29 (10) :2233-2240+2246
[5]   地面无人作战系统及环境感知雷达发展概述 [J].
孙晓舟 ;
刘露 .
科技视界, 2017, (08) :1-3+59
[6]   2016年世界陆军武器装备回顾 [J].
刘威 .
军事文摘, 2017, (01) :17-20
[7]   无人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设计要求 [J].
李念国 ;
赵慧 .
国防科技, 2015, 36 (05) :52-54
[8]   一种具有强匿名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访问控制方案 [J].
陈婷 ;
卢建朱 ;
江俊晖 .
计算机工程, 2015, 41 (01) :126-129
[10]   基于视觉的无人机感知与规避系统设计 [J].
韩静雅 ;
王宏伦 ;
刘畅 ;
雷玉鹏 .
战术导弹技术, 2014, (05)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