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无涉”与学术公共领域:重读韦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笔记

被引:18
作者
吕新雨
机构
[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韦伯; 价值无涉; 理想类型; 学术公共领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03 [科学的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 ; 0303 ;
摘要
"价值无涉"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概念,但是对此学术界却存在严重误读。本文从韦伯构建学术公共领域的角度,认为韦伯"价值无涉"的"客观性"原则具有双重含义,既是为了破除普世性的理论神话,也论证了价值判断需要"科学"的论证,而经验事实需要在与文化价值的关联中获得意义,这是学术伦理存在的基础。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韦伯阐明了他的"理想类型"是对经验事实的逻辑整理,而不是"客观"反映,这是"价值无涉"的第三个含义。本文还讨论了韦伯的新闻思想及其实践与学术公共领域的关系,并提出今天重读韦伯的意义在于构建中国的学术共同体和学术公共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71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学术与政治.[M].(德) 韦伯 (Weber;M.) ;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  
杨念群自选集.[M].杨念群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社会科学方法论.[M].[德]韦伯(Weber·M·) 著;李秋零等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社会科学方法论.[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5]  
...《列宁选集》第3卷.,
[6]   “客观性”、“理想类型”与“伪道德中立”——评罗卫东的“重返韦伯” [J].
冯钢 .
浙江社会科学, 2006, (06) :84-92
[7]   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性自觉:重返韦伯 [J].
罗卫东 .
浙江社会科学, 2006, (05) :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