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社结合与中国乡村社会整合

被引:11
作者
周大鸣
机构
[1]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神; 庙宇; 乡村社会; 社会整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083304 ;
摘要
社神和庙宇都在乡村社会的整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之间既存在一定差别又紧密联系。在对潮州饶平所城乡和中山小榄永宁社区进行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归纳出社、庙之间的三种关系类型,并进一步讨论了社、庙对社区认同和排他的影响。文章指出,社神认同仅限于"社"这种最小的聚落单位,因此社神的主要功能表现为社会区分;而庙宇的祭祀圈范围则依所奉祀神祇的神格大小而定,神格较高的庙宇社会整合能力也较强。只有将社、庙结合起来分析,才能洞悉乡村社会的整合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从土地到城隍:明清华北村落社区演变中的庙宇与空间 [J].
黄忠怀 .
清史研究, 2011, (04) :91-99
[2]   社神崇拜与社区重构——对中山市小榄镇永宁社区的个案考察 [J].
李翠玲 .
民俗研究, 2011, (01) :171-186
[3]   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 [J].
杨华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21-28
[4]   略论秦汉时期民间的社神信仰 [J].
高臻 ;
贾艳红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4) :45-48
[5]   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 [J].
陈春声 .
清史研究, 1999, (02) :1-13
[6]   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里社 [J].
马新 .
文史哲, 1998, (05) :90-94
[7]   神庙祭典与社区发展模式──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证 [J].
郑振满 .
史林, 1995, (01) :33-47+111
[8]  
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王铭铭著, 2005
[9]  
中国的社与会[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陈宝良著, 1996
[10]  
辞源[M]. 商务印书馆 , 商务印书馆[编], 1915